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经管学院“红色我们''东北抗联遗址旅游文化规划2019暑期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2019年07月25日     (浏览次数)


2019年7月7日经济与管理学院“红色我们”东北抗联遗址旅游文化2019暑期调研活动顺利启动。此次参与调研活动的有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部分党员及“红色我们”东北抗联遗址旅游文化调研队队员。

IMG_256

本次调研活动为了进一步挖掘牡丹江区域红色旅游文化内涵,重点是对牡丹江区域的东北抗联遗址以及部分历史古迹进行摸底调研。主要目的是对牡丹江区域的东北抗联遗址和历史古迹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之后,建立牡丹江区域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数据库,评估开展旅游开发的可能性,进行旅游精品路线的规划和设计,同时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打造一支专业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服务地方发展的积极作用,学习并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此次调研服务队参观宁安市马孙成有烈士墓,马骏纪念馆,宁安市抗日战争博物馆,张闻天工作室旧址,关家小铺战斗遗址、陈翰章烈士陵园、渤海国遗址等多处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进一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熏陶历史文化。

经济与管理学院革命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升华。弘扬革命传统是新时期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发展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东北抗联遗址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是新形势下人文精神的回归。

东北抗联遗址旅游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实践之旅,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与管理学院 “红色我们”东北抗联遗址旅游文化调研志愿者服务队将青年志愿者服务和旅游管理专业有效结合,依托学院东北抗联遗址旅游文化规划项目和牡丹江旅游规划研究院,充分挖掘东北抗联遗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不断拓展和充实东北抗联研究的内涵,积极推动东北抗联精神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推进学院志愿者服务的项目化、品牌化、专业化和长效化。

红色文化精神早已成为一种传承不息的信仰。历史留下的红色文化优良传统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和学习,将东北抗联等红色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加强红色精神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继承红色文化,奉献美好青春,早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有为青年。

关闭窗口